欢迎您!
今日是: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委员风采委员风采正文
汉滨区政协委员刘鑫:在实干笃行中展现委员担当

时间:2025-03-20  作者:黄冬梅  点击:0

       实干为要是汉滨区双龙镇党委书记、区政协委员、区文史委主委刘鑫履职中的关键词。担任区政协委员以来,他准确把握职能定位,认真履行职责任务,把“三重”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活跃在基层治理最前沿、乡村振兴主战场、文化传承第一线,紧盯群众普遍关心、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建言献策。提出的《关于打造“民生茶社”基层治理服务品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关于在市政绿化选用“陕茶一号”大苗茶》等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采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刘鑫在龙泉村民生茶社收集社情民意
 

党建引领 服务群众

       作为镇党委书记,刘鑫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行“民生茶社”,推动政策在品茶中宣讲、民意在品茶中听取、矛盾在品茶中化解、难题在品茶中解决、发展在品茶中谋划,让民生茶社成为学习宣传、民情收集、矛盾调处、扶困济难和服务群众的新阵地。整合“第一书记”“两代一委”“驻村四支队伍”等骨干力量,推进“民生茶社”党群服务品牌与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把党组织延伸到邻里间、队伍聚集到邻里间、矛盾化解在邻里间,打造书记带班子、班子带骨干、骨干带群众的梯次结构,不断增强阵地运行的动力活力。

       通过主动开门纳谏,引导村民有事找“民生茶社”,建立民情台账,明确问题责任人、完成时限和解决方案,切实将协商成果转化为民生实事。去年以来,推进解决村民最关切的重点工程建设、邻里纠纷矛盾、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等问题100余件,充分彰显了共建力量来自人民、共治智慧出自人民、共享成果为了人民的现代化治理水平。

       针对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困难家庭等群体,不断拓展民生茶社功能,联合医疗机构、公益组织等开展义诊、法律咨询活动,把闲置的农家书屋、文化用品等统筹使用起来,民生茶社已逐步打造成为喝茶聊天、看书学习、夏季乘凉、冬季取暖、享受中医药服务的基层治理新阵地。


汉滨区中医专科联盟在龙泉村民生茶社挂牌
 

履职建言 共促发展

       刘鑫所工作的地方是陕茶一号的发源地,以陕茶一号为主的生态富硒茶产业是汉滨区乡村振兴、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如何推动陕茶一号高质量发展,推进茶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提升茶产业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刘鑫把这一问题作为政协委员履职的切入点,在双龙镇成立了全区首个以特色主导产业陕茶一号命名的委员工作室,把工作室建在产业链上,把委员镶嵌在产业链上,以政协委员为纽带,把周边种植陕茶一号的镇办、茶企和相关人才专家汇集起来“微协商”,为服务陕茶一号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刘鑫在大宗茶加工厂建设项目查看项目进度
 

       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协助完善了“陕茶1号”系列地方标准,规范了“陕茶1号”建园技术,提高建园质量,提升茶园单产,实现了茶叶产量、品质“双提升”。依托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对双龙镇各类茶产业经营主体先行先试开展服务和指导,实行品种选育、建园技术、茶园管护、生产加工、销售定价“五统一”,大力推广短穗黑色地膜打孔扦插繁育技术和25°斜剪管护技术,双龙镇茶企茶农通过这两项技术实现了年培育优质茶苗1000万株以上,高峰可达3000余万株,经过25°斜剪管护的茶园经济效益也提高了30%以上,标准统一了,品质上去了,茶企茶农的收入自然也增加了。

       刘鑫多方对接,主动争取,推动汉滨首个大宗茶加工厂项目顺利落地双龙,这一项目的落地,既引进了新技术、强化了茶科技,又充分发挥了茶叶资源优势,填补了夏秋茶产业发展的空白,增加了茶企、茶农的收入,有力推动了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刘鑫带领部分文史委委员在岚皋村BA现场宣传特色产业陕茶一号
 

守正创新 担当作为

       作为区政协文史委主委,刘鑫始终坚持“以学促思,以思促行,以行履责,以责为要”的准则,汇聚文史委委员力量,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围绕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过去一年,文史委包括陕茶一号委员工作室在内的三个工作室,以委员工作室联社区“六进六促”工作为抓手,开展宣传政策进社区16次,协商议事进社区12次,社情民意进社区18次,开展联谊交流、公益活动进社区21次,收集社情民意40余件次,化解群众矛盾纠纷23件次,充分发挥了政协委员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作用。

       策划“助力岚皋村BA 品鉴汉滨陕茶味”活动,带领部分委员在岚皋村BA现场宣传汉滨特色产业陕茶一号,当好陕茶推介官,向现场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递出了一张陕茶一号特色产业的靓丽名片。

       “脚下沾泥土,心中装百姓,肩上担责任。”这是刘鑫常挂在嘴边的话。从田间地头的民生关切到政协全会的建言献策,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三重身份中践行初心使命。正如他所言:“共产党员的身份是根本,政协委员的职责是桥梁,文史工作者的使命是传承,三者合一,就是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发展的开路人、文化的守护者!”

编辑:李娇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