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今日是: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天地文史资料正文
红军“尕师长”马青年--安康人的骄子

时间:2024-04-02  作者:罗先余  点击:0


       编者按(张丽):在新中国历史上,无数安康走出去的热血儿女,在战火硝烟中挥洒青春,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他们中,有一位受到毛主席接见、被徐海东将军称赞“我们的尕师长”的年青战士--马青年,堪称安康人的骄子。为了使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历史中的马青年,汉滨区政协第十四、十五届常委--罗先余收集整理了相关史料,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人物简介: 马青年(1917-1997),男,回族,又名马青廉,经名撒力海,陕西省安康县城关人。16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时任红十五军团回民师师长,徐海东将军称赞马青年“我们的尕师长”。他参与筹建中国第一个回族自治县,参加过长征和红军西征、辽沈战役、平津战役。30岁当地委书记、市委书记,40岁当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人大党组书记,他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正省级领导干部。毛主席在接见他时,得知他叫“马青廉”后说,这可真是个青年领导干部。

       1997年11月4日,马青年因病在西安逝世,终年80岁


红军“尕师长”马青年--安康人的骄子

苦难的童年




       马青年,1917年农历十月出生于安康城区鼓楼西街桑园子对面,今鼓楼西街酱货厂东50米“麻苏福”。

       清光绪中期,他的太爷带着年幼的爷爷马治宁六兄弟二姐妹从河南流落到安康。在为人豪爽、武艺高强、为穷人打抱不平的绰号叫“月里马”的人的庇护下,他的太爷和爷爷等被安置到安康城内,靠祖传的做熟皮货手艺和做小买卖为生,慢慢积攒一些钱财盖了房子,开了一个客栈。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震动全国。10月22日西安光复的消息传到兴安府,兴安各县的哥老会欢欣鼓舞。11月14日,安康哥老会首领高庆云、胡云山、张应龙等约集200余人在午夜以“天保得胜”为号发动起义,老城的哥老会立即响应,马治宁把城里受压迫的回民呼唤起来,与哥老会里应外合,反了当地的军阀刘玉福,一举攻下安康新城,占领军装局,安康宣告光复。

       然而,轰轰烈烈的“革命”仅仅过了一个月,省城派南路安抚招讨使张宝麟来安康整编安康哥老会,释放知府丁麟年、知县林杨光等反动官员,并借口哥老会人数太多,良莠不齐,以“扰害地方”的罪名杀害哥老会部分成员。张宝麟又向高庆云、胡云山等索要枪支财物,加之张宝麟的部下纪律不良,扰害百姓,引起地方不满。高庆云、胡云山联合马治宁等,以武力驱逐张宝麟。

       张宝麟被驱逐后,西安军政府即派军政司副司长陈树发(字雨亭,紫阳县人)来安康镇压哥老会,杀首领张应龙及哥弟数十名。1917年,孙中山在南方组织了护法运动,准备反对段祺瑞执政府,陈树发的顶头上司——陕西省督军兼省长的陈树藩是皖系军阀的人,自然也成为讨伐对象。在孙中山护法反皖的号召下,高峻、郭坚、胡景翼等将领先后脱离陈树藩部,组织了陕西靖国军,与陈树藩对抗,并率军围攻了西安,拉开了陕西驱陈运动的序幕,陈树发回西安帮助陈树藩解西安之围。1918年下半年,北洋军阀入陕支援陈树藩,鄂军王安澜率部4000余人进兵陕南,进占安康城,入驻县府,部下兵士以搜查北洋军遗散人员及枪支弹药为名,串街走巷,肆意抢劫,并加捐加税,星夜逼交,绳缚吊打,轻者伤,重者亡。安康地方百姓和哥老会反抗。王安澜将马治宁等杀害于安康城西大头堤。1919年,张宝麟二次来安康,慑于哥老会的力量,将哥老会主要头目杀害,高庆云、胡云山也在混乱中死去,安康哥老会活动从此终结。

       马青年的父亲马秉义,字礼庵。马秉义不是马治宁的亲生子,而是马青年六爷的儿子。马治宁膝下无子,而六爷膝下六个子女,就将马秉义过继给马治宁。马秉义在马治宁的抚养之下,念过几天书,喜书善画,常给一些穷朋友家绘扇面和窗画,或者写些条幅。邻里之间多有照应,相安度日。自马治宁举事遇害后,他的奶奶就扶持马秉义执掌家门,继续开栈房,维持生计。

       马青年的母亲叫马秀秀,是个旧式回族妇女,为人勤劳善良。因终年劳累,加之生活贫困,不到40岁就吐血而亡。马秉义为照料儿女,娶妻续弦。1938年,日本人轰炸安康城,马青年的继母在那次空袭中被炸身亡,房子也被炸毁。

       马青年的父母先后养了兄弟3人与姊妹5人,一共8个,马青年为老大、老二马青春、老三马青侠,五姊妹依次为马青真、马青英、马青凤、马青兰、马青玉。由于家庭人口多,劳力少,他父亲又只是个穷画画的,只得开个小店,就这样生计也越来越难以维持,有时连吃的都成了问题。他们兄弟3人只好给人家卖馍馍,挣点钱或粮。那时,全家都穿得破破烂烂,脚上只能穿草鞋,甚至常常没有鞋子穿。

       由于家境困窘,马青年小时只读过5年书。先是在城里清真寺念阿拉伯文,用的是牛骨头板,教他们的是一个姓金的阿訇。因马青年小时性格倔强,常和人打架,在清真寺念了3年书,父亲就不让他念了。后来,他又被送到观音堂小学读私塾,教书的老先生叫刘观长。

       当时私塾里二十几个学童,主要是有钱的汉民子弟,回民少,算上马青年才3个回民学生,所以回民经常受歧视、受欺负、遭挨打。马青年第一年忍住了,第二年实在忍不住就又和同学打起架来。有一次与两个汉民同学打架打赢后,他问一个回民学生:“他们都欺侮我,我忍不下就报复他们,我有什么错,他们是不是应该打?”这话被私塾先生传给他父亲,他父亲怕他惹祸,怕撞下乱子,又把他转送到城里天主教办的慈恩小学上学。

       在慈恩小学与私塾的情况一样,仍然受有钱人的子弟欺负,整得他安不下心学习,拌嘴、打小架的事层出不穷……终于有一次,一个姓杨的富家子弟用脏话骂他、侮辱他,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挥拳把姓杨的富家子弟的肋骨捶断了。祸惹下了,学也就断了。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的父亲只好将他送到一个叫金延鹏的回民拳师那里去习武练拳。他的一副好身板和武功底子就是在那时练就的,后来他参加革命,武功派上了用场。

《红军“尕师长”马青年--安康人的骄子》参考资料:

1、2007年未来出版社《回族人民解放之光——马青年回忆录》;

2、2006年宁夏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回民独立师》;

3、2008年《共产党人》:马青年与回民独立师;

4、2014年3月26日宁夏日报《回民独立师刚成立时仅有100多人》;

5、2019年3月18日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红军西征安边战斗遗址》;

6、2021年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汉滨区历史》;

7、2021年5月5日合水县融媒《学党史、践初心——重温党在合水县的辉煌历史》;

8、2021年6月18日中国伊斯兰协会网新芳《“我们的尕师长”——红军中最年轻的师长马青年》;

9、2022年3月25日理论教育《韦州古城》;

10、2022年6月13日《走进五彩吴忠,红色记忆的力量》;

11、百度词条。

《红军“尕师长”马青年--安康人的骄子》图片来源:

1、马青年亲属;

2、网络图片。



编辑:李娇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