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今日是: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天地文史资料正文
红军“尕师长”马青年--安康人的骄子(2)

时间:2024-04-16  作者:罗先余  点击:0


颠沛的生活

马青年长到15岁时,他的父亲马秉义有个棋友叫金定一(又名金万安),是个旧知识分子,家境较富裕。金定一有个哥哥叫金礼东,在甘肃省隆德县(今辖于宁夏固原市)当过县长。金定一对他父亲马秉义讲:“你娃这么大咧,留在家里尽给你寻事,你也生气。不如跟我出去,一来照顾我,挣口饭,二来日后也能谋个事。”马秉义回来后跟马青年讲了,马青年说:“我干不了侍候人的事!”马秉义又讲:“金家的意思是西安有个光华肥皂厂,你到那里可以半工半读,好不好?”马青年这才答应。没有盘缠无法上路,他父亲就把准备给大妹作陪嫁的耳环、镯子当了3块钢洋,又炒了3斤炒面,就送他随金定一赴西安。

1934年8月,未满17岁的马青年就告别了他生活的安康城,踏上了去省府西安的路途。那时,安康至西安720多里的山间小路,中间要翻过海拔两千多米的秦岭山脉。金家人有钱,坐的是滑竿,他只能徒步跋涉,途中还要照料金定一。对于一个初出家门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讲,这一路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他们用了半个多月才到了省城。第二天,金定一领马青年去西安光华肥皂厂,谁知人家的用工早就招满了,马青年就提出要回家。金定一不吭声,让他在西安一呆就是两月有余。一天,金定一对马青年说“我哥哥在隆德把县长的位子丢了,现在那里经商,我哥哥在那里人头熟,生意也做的好,你随我去投奔我哥哥做事情,你人很机灵,不愁干不出个样子,干好了也干个买卖,回去荣宗耀祖。”就这样,马青年被金定一连哄带骗带到了隆德。

(图为德隆县老照片)


到隆德后,情况根本不是金定一说的那样做生意,而是给金家做打杂的下人。他一人侍候金家全家七八口子,整日买米、买面、买菜、买炭,挑水做饭,无活不干,工钱却连一个子也不给,确实把他当奴隶使唤。

就在给金家打杂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个叫李铁民(小名“李铁蛋”)的伙伴,他是山西沁水县猗氏人,虽然是汉族,但信教。李铁民比马青年大三岁,贫农出身,也是被人骗出多年,在一个铺子里给老板打工。他们互相诉说了自己的身世,又约了一个叫廖来挺的小伙计,趁几家主人不注意,一起逃了出去。廖来挺对隆德一带很熟,他们就买了些盐、碱面、辣子和针针线线等,做起了小贩生意。李铁民当小掌柜,马青年和廖来挺干伙计,他们先在隆德一带干,干得风生水起,很快发展起来。为了躲避“主人们”的追究,他们搬到七八十里外的甘肃兴隆镇。也就是在兴隆镇的高耀子村,发生了一件令他们三个伙计做梦也未想到的事,踏出了人生转折的关键一步!


参加红军闹革命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根据党中央指示,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开始长征。他们经过湖北、河南于12月上旬到达陕南,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同时,改中共鄂豫皖省委为中共鄂豫陕省委,发动群众,粉碎了国民党军两次“围剿”,巩固了革命根据地。1935年7月15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召开会议,决定率红二十五军主力西征北上,到陕甘苏区与红二十六军会合,集中力量消灭敌人,并配合红一、红四方面军的北上行动,留下红七十四师坚持原地斗争。16日,红二十五军从西安以南的沣峪口出发,继续长征。1935年8月3日,红二十五军进入甘肃,攻占两当县城后随即北上,11日北渡渭河,进占秦安,威逼静宁,切断了西(安)兰(州)公路交通,15日到达甘肃西吉县(今属宁夏)兴隆镇、单家集、养家河、将台堡、公义镇等回民聚集地区。

红军到兴隆镇的第二天便发布布告,除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外,还规定了“三大禁条四项注意”。三大禁条是:禁止部队在清真寺住宿;禁止毁坏阿文经典;禁止在回民家中吃大荤(猪肉),尊重回民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四项注意是:注意在回民地区不打回民土豪;注意使用回民生活用具要经回民同意;注意要回避回族青年妇女;注意买粮、买菜要公买公卖。还强调,违者以军法论处。布告一出,群众奔走相告,争相传颂。说:“红军不是国民党宣传的‘来了就拉丁拉夫、烧杀抢掠,共产共妻,不让回民安宁,在回民区吃大肉’……”。红军不仅严格遵守上述规定,还帮助回族群众扫院、担水、干活。红军医院院长钱信忠同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任国家卫生部长等职),带领医护人员沿街为民治病,受到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图为钱信忠)

红军还在街巷、院落向回族群众宣传红军对待回民的政策,宣传回汉军民团结共同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等。红军以实际行动揭穿了敌人的反动宣传,进而很快赢得群众的欢迎与信任。“红军好”的消息很快传遍兴隆镇、单家集等地的回民村镇,躲进深山的回族群众也都陆续回到村里。

为了争取团结回族上层人士,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政治部主任郭述申(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八大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纪委副书记,中央顾问会委员。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还参观了清真寺,赠送了匾额和礼品,并邀请几位有名望的人士和阿訇开座谈会,讲明主张,征求意见,影响很大,使当地回族人民深为感动,不少群众主动为红军筹办粮草。清真寺的阿訇头顶礼品,放着鞭炮,牵着羊只,到红军军部回拜……

(图为郭述申)

马青年等兴隆镇上的一大帮贫苦的回族青年,被红军的亲民爱民、尊重宗教、尊重回民的举动深深吸引,对一切都感到十分新鲜和亲切。红军一到兴隆镇,政治部宣传队就入住在马青年他们开的客店中,红军战士对他们很热情。第二天下午他们还通过宣传队认识了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和供给部部长姬鹏飞,他们给马青年他们讲红军的故事,讲穷人干革命闹翻身的道理,同他们拉家常,问他们的家世,并问马青年:“怕不怕红军?愿不愿意参加红军?”马青年说:“不怕,红军不打人,不骂人,愿意参加红军,不知你们要不要!”。到了晚上姬部长还买了他们店里的辣子等物品,给了15块钢洋……

马青年其所以爽快答应两位红军首长的问话,愿意参加红军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红军来后第二天的上午,马青年在街上碰到程子华、徐海东等红军首长,他们热情地问马青年他们是哪里人,想不想当红军……;二是红军对马青年来说并非十分陌生,他还记得在他从家出走前的两年(1932年),红三军就曾从安康经过,在安康城里散发过传单,对贫苦百姓震动很大。那时他在学校念书,年龄尚小,但印象很深,知道红军是穷人救穷人的队伍;三是这回又一次见到这样好的军队,更增强了他当红军的信念。于是,在两位红军首长问话的第二天(8月17日),他就和李铁民、廖来挺串联了十几个回族子弟,找宣传队的吴健民(1979年至1982年任珠海市委书记兼市长)队长,要求当红军,吴健民见他们很坚决,非常高兴,代表组织接收了他们,将他和李铁民、廖来挺还有另外几个人分配在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红色宣传队工作。最初因枪少,每人发了一个粉笔筒子,书写标语,还发了四块钢洋、一双鞋、两双袜子,这在当时是很珍贵的。从此,他和伙伴们踏上了革命的征途。

(图为青年和老年时期吴健民)


(待续……)




编辑:李娇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