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今日是: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天地文史资料正文
文化遗产日话道情

时间:2024-06-07  作者:罗先余  点击:0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在中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汉滨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蒋平同志,副主席麻清雅同志同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党委书记、局长徐信波等一行看望安康道情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徐生力先生。

       徐生力,男,1938年人,汉滨区教体局退休干部。他人退身心不退,勤奋努力,笔耕不辍,搜集整理非遗资料近100万字,出版发行《安康道情皮影》《安康武术》等非遗丛书。2016年被汉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聘请为传统戏曲类专家组成员。数十年来,他与杨森连、李隆茂、胡清佩、柳华忠、唐章根、朱山保、沈继生、罗先根等组织道情皮影剧团深入山村、社区、院落演出,深受群众喜爱,为汉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安康道情的保护、传承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徐生力简朴的家里,蒋平同志仔细询问他的身体情况、生活情况、子女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就汉滨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征求意见建议。徐生力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键是人,人热爱这件事,事情就能成。没有人,什么都做不成。同时,政府要支持,要有鼓励、激励办法,只要政府和民间一合手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春天一定会早日到来。”说着,他拿出他出的《安康道情皮影》一书,向大家讲述安康道情的历史沿革、演唱曲牌、演唱特色、器乐伴奏等。

       据考证,道情又名“黄冠体”,源于唐代,是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演唱内容以颂神颂仙之功德为主。由于是“诗赞体”的表现形式,先写诗词,后配音乐,因此音乐变化多,颂和之声多,其“嘛黄”就是颂和之音的经典遗存。宋代后,道情吸收词牌、曲牌,形成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用渔鼓、简板等伴奏。随着元明戏曲的兴起,道情戏也发展成熟起来,成为中国戏曲的重要种类。

       在南宋、元明戏曲的大发展、大融合的过程中,道情的诗赞体在南方流行起来,南方人喜曲白相生的说唱道情,因此留下一些经典的道情词曲,以郑板桥的《道情十首》为经典代表。而在北方则形成曲牌体道情,以“耍孩儿”“皂罗袍”“清江引”为主要唱腔,在演唱中加入梆子、锣鼓等,逐步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道情戏”。起初的道情戏,以神仙得道、修善劝善、历史故事、传奇公案为主要内容,后增加民间生活、才子佳人、战争演义、官场生活等戏剧内容。应该说,道情戏是艺术化记录当时生活和社会现状的活字典。

       至于皮影和道情为何结合紧密,有专家考证,其原因是起初该戏曲形成时以表演神仙戏为主,神仙的生活腾云驾雾,而牛皮灯影正好适应这些戏曲内容的表现。

       在中国道情戏曲中,陕西道情独树一帜,陕西道情不仅分东路调和西路调,同时由于地域、语言、人情风俗等因素,在陕西又形成了“北方道情”“安康道情”“商洛道情”及“西凉调”等分支剧种。清朝前期,道情戏曲基本没有职业班社,艺人们多是在逢年过节酬神时才献艺演唱。到清后期,才有职业班社出现。

       安康道情属陕西道情四大流派的陕南派,清乾隆年间由恒口商人赖世魁从关中带回安康,经过与安康方言、安康传统戏曲、小调等唱腔融合,于清嘉庆年间形成自己的演唱特色,先流行于安康西路(恒口镇、五里镇月河川道一带),据历史资料记录,清咸丰、光绪至民国年间(1851-1945)安康县的西路、北区方圆百里之内就有三十六班社之多,涌现了一批驰名艺人,更有延续五代的道情影戏世家。由于皮影道情的简单易行,唱腔自如,便在安康流行起来,各县(区)均有班社,尤以旬阳为最。后经数代艺人的艺术实践,添加唢呐入乐,融入陕南民歌小调,加上唱白,口音绵柔,道情艺术更具陕南地方风味。对安康道情演唱,群众习惯称“牛皮灯影子”“小戏儿”。

       安康道情戏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语言道白采用当地方言,有走哪个山说哪个地方话的特点。尤其用一些方言土语与当地的地气结合的十分紧密。如追赶人用“躖”;把人累得抗不住,用“歇会儿把人累坏了”语言体现;说人不聪明用“瓜头擤脑”等语言,令观看者身临其境,认为事情发生在当地现实人之中;二是唱词严格按照戏曲韵律,从三字句到十一字句均用,个别用工整的排比句式演唱,与语言道白巧妙结合,不出格不露缺,雅俗同为一体,互为呼应;三是唱腔给观众互动留有空间,如“嘛黄”时,台上台下齐吼共鸣,形成演者观者一体入戏,气氛热烈;四是安康的特色乐器“皮弦(安康特有)”和“渔鼓筒”运用巧妙,令道情音乐与其他戏曲音乐彰显出特有韵味;五是演出人员精干,一人担负多种职能。同时又不受演出场地限制,因此,成就了皮影道情“小戏儿”的名称,是非常民间的草根艺术形式,是一个大众式的“小戏”;五是皮影还根据需要可演唱汉调二黄、八岔戏、大筒子戏(又称拉胡戏)秦腔、眉胡和安康花鼓子戏等。


       安康的皮影与关中皮影相比,制作方式不同,其个头儿小,高约7寸,安康皮影用黑母牛皮制作,质后而耐用,色彩绚丽且不交叉;关中用驴皮或羊皮制作,薄而大,不耐用,色彩暗淡而相互影响。20世纪80年代,安康的老皮影箱子100多个,有收藏人士大量收购并贩卖出去,现在想起令人伤心垂泪。所幸的是有10多口经典箱子仍在安康,省级安康道情传承人——皮影雕刻艺人唐章根不断制作,对保住皮影之脉大有功德。


       “安康道情”历史悠久,剧目千计,大本头戏多,折子戏少,有的连台本戏,一唱就是十天半月。“安康道情”属梆子声腔。语音归西北方言区。板式有安板、二流、代板、尖板、赞子、摇串子、滚白、颤弦、采黄数种,唱腔有软、硬之分。“软调”多用来表现哀愁、悲伤的情绪;“硬调”多用来表现欢乐、喜悦的情绪。节奏有紧、慢之别。板眼有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和散板几类。演唱时,唱词无丝弦音乐伴奏,听起来十分清楚、易懂,具有鲜明的说唱音乐特色。讲究唱腔刻画人物,非常丰富细腻,曲调或高亢激越,慷慨悲壮;或低细缠绵,或愤怒,或悲切,或喜悦,或诙谐,峰谷跌宕,起落有致。道情最能表现悲切伤感的情绪,唱到动人之处,使人垂泪涕泣。旋律行进多跳跃,有时跳跃达几度之多。乐器伴奏接腔送调,烘托气氛,准确贴切。道情腔调最具特色的是“嘛黄”,每种板式一段唱词结尾时,全班人合唱一句“号子”,更显得浑厚委婉,气势磅礴。每遇夜静演唱,声腔回荡街巷,萦绕村野,真可谓荡气回肠,情趣盎然。

       道情班社一般由六至八人组成。栏门是演出班子的头儿,他既耍影子,由指挥乐器演奏,用什么曲牌,他在身后打手势提醒。演出除“拦门”人外,其余五人身兼几职。鼓手兼板鼓、渔鼓筒、非子、牙子;梆子兼小锣;笛子兼唢呐、大号、边锣;板胡兼小镲;皮弦兼铙钹。有时四人也可演出,人员精干,行动方便,易于接待,所以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在广大农村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道情戏的继承和发展,于1950年代中期和1970年代末期派杨森连(艺名桃儿娃)、尤自新(艺名尤苕娃)、冯成秀等赴华阴等地学习,对安康道情进行社会主义新文化改良。尔后,政府扶持班社活动,办会调演,演出现代剧,创编新节目,扩增伴奏乐器,发展多声部“嘛黄”,道情戏搬上舞台,由新艺人出演,面貌一新。近些年,受到一些制约,在山乡农村的班社锐减,活动区域缩小,后继乏人,急待拯救扶持。


编辑:李娇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