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今日是:2024年09月19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文史天地文史资料正文
钱鹤年与汉阴稿园

时间:2024-06-13  作者:张 枫  点击:0

安康地区古为四塞之地,因非沃土,书坛画苑虽历史悠久,然终未能挺出几株参天大树。明代之前尚无著名书画家载入史册,所见陶器、画像石、画像砖及寺庙道观壁画上的彩绘,多系民间无名匠师之作。其历史久远的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变体鱼纹彩陶,虽寥寥几笔,却已神形兼备,具有较高艺术水准。

明代之后,安康以中国画为主体的绘画艺术方有变迹可循,出现了一批有建树的画家,如张光世、鲁得之、吴兴、梁喆、翟小元、陈明辉;清代有刘应秋、伍阮亭、舟坤、郝敬修、黄宽、戴阳、贯云、王承泰、钱鹤年、钱昆秀、朱鹏翼、武廷珍、武廷筠、李联芳、李廷珠、甘棠;民国年间有李子俊、查少白等人,他们以神来之笔写安康风物,为地方书苑画圃增添亮色。

汉阴,这座最有陕南风韵的小城,南北有秦巴庇护,其间有汉水滋润,月河泱泱绕城而过,沃野早得开发,桑麻列植,稻麦两熟,鲤鱼肥鲜,亘古富庶。街市有城墙围定,巍峨文峰塔于城隅高耸,店铺林立,商幌招展……,构成一幅色彩浓郁的风俗长卷。翻开汉阴及安康清代史料,稿园其名跃然纸上。兴安州知府叶世倬、南山硕儒董诏(字朴园,陕西安康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考中举人),中书舍人表震川等的不少诗文都提到了稿园。清嘉庆至同治年间,稿园是兴安州(今安康市)文人骚客常聚会和写文、赋诗、绘画创作的地方,一时成了兴安州的文化创作中心,为兴安州的文学、书画繁荣做出过历史性贡献。

稿园,为清嘉庆年间汉阴厅通判钱鹤年主持所建。叶世倬在《己巳春日再宿稿园题》(并序)中,记述了稿园的位置及内部设施情况。其位置在“厅署东偏”,当时厅署即旧县衙,即在今汉阴县检察院、法院、公安局院内,东偏方向指汉阴城内东靠北(大街以南的南城区进深短),约在今新民街至健康巷一带,未言在城外。稿园占地3余亩,利用旧“听雨山房”改建,分三进,莳花环绕,后有池塘、菜园,引北门外灌圃之泉灌溉。董诏在《稿园十咏》里,描述稿园花径雕栏,外有高亭、池塘可见倒影楼台,岸旁伏流响琴筑。岳震川在《庚午仲夏过汉阴呈梅江通守》中说了稿园虽无飞阁流丹、金碧琳琅之壮,但也令人流连忘返,用竹为亭、为棚、为廊,覆以松毛,夜听雨打荷叶声、听蛙直到晓星垂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钱鹤年原籍浙江乌程(今苕溪)后居广东梅江(今梅州市梅江区),他所改建的稿园,既具江浙园林的秀丽,又有岭南风情的格调,自然受到文人雅士的称颂和喜爱。稿园建成后,钱鹤年撰写了《稿园自记》,描述了稿园景况。

读着这段记述,我想汉邑居四山之中,龙冈北枕,凤岭南屏,月水绕城三面,如带斯环,如珠斯抱,览形胜者感谓;其崴嵬磋峨,其水回流扬波,其人必磊落英多也。叶世倬称钱鹤年:“素工指墨及琴,丰颐美髯,望之如神仙中人”,可谓入神。

清乾嘉时期,随着金石考据学的勃兴,大量金石碑版被发现,不少人由考据进而学书,书法逐渐转问碑学,如阮沅的《北碑南帖学》、包世臣的《艺舟双楫》等,对当世书坛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至嘉道时期,终形成碑学蓬勃发展的书道中兴局面,涌现出许多成绩卓著的书法家,仅兴安府所辖各县就有石珩(葱佩)、叶世倬、王森文、钱鹤年、董诏、鄢霭堂、邢景周等人。安康真正具才气的文人书画兴盛在清代。钱鹤年在清嘉庆十年汉阴厅通判任上,重修了《汉阴厅志》,其艺文卷就有10卷,收集了数十位文人墨客的文学艺术作品,留下不少耐人寻味的诗文和颇有风格的书画,至今安康历史博物馆和汉阴仍收藏不少珍品,这些珍品大都是在汉阴稿园创作。叶世倬有关兴安、汉阴的大部分诗作,董诏的许多文集、诗集,如《新修菩萨泉铭记》《题“稿园”大观堂记》等。石葱佩、朱鹏冀、吴宇清、钱昆秀、谢宏模等的不少绘画和诗文,均创作于稿园。其时,安康绘画艺术之发展为鼎盛时期。以客籍画家钱鹤年、石葱佩为翘楚,带出了一批画坛奇才,如朱鹏冀、吴宇清、谢宏模等辈,其子钱昆秀,也精于诗画。钱鹤年“素工指墨”(兴安知府叶世倬语),“指戏至高处,墨分五色而运化含,其尝为余写《高士图》,指墨无痕胜于用笔。”(中书舍人岳震川语)其名作有《兴安节孝人物图》《诸葛忠武侯像》《范柏年高士图》《和合二仙图》等,追随者石泉典吏吴宇清,旬阳岁贡朱鹏冀及闺阁中黄淑贞、陈贞姑等。其子钱昆秀的大量诗文《登凤凰山顶并序》《老君观》《菩萨泉》等和名画《凤凰出行图》等,都出自在稿园创作,朱鹏冀有花鸟屏、吴宇清作有《柳城渔溪图》,谢宏模善工笔花鸟或金鱼。宋代的大书画家米芾曾把书画称为“墨戏”和“清玩”。顾名思义,书画具有愉悦性情的意趣。“戏”自然是无欲无争,心情悠然自得;“玩”更无所谓规矩,神情畅快而无所求。千百年来,虽然朝代几经更迭,人世几经沧桑,书画倒一直是笔墨自误者的清凉世界。画中之石可居,水可游,花草可赏,禽鸟可戏。人生其中,精神可畅游,神采任飞扬,飘逸思绪,悠悠闲情,如飞花落叶,纷纷扬扬,散落在画卷之中。

雅集一直是历代文人主要的文化活动之一,也是千古风雅之事。最早的雅集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和他的弟子常常抚琴吟诗,其乐融融。在兴安期间,钱鹤年与石珩、叶世倬、董诏、岳震川等过从甚密。有一年正是绿静春深之日,细雨霏霏,清凉的雨丝为暮春初夏的汉阴带来浓浓的春意,钱鹤年邀集兴安府文人在稿园聚会,稿园雅集承古人之风雅,蒲团一方,清茶一杯,听琴吟诗,泼墨染素,点染丹青,叶世倬、钱鹤年曾为兴安州文人在稿园雅集共同创作了一幅《春日稿园聚贤图》,钱鹤年施指墨画技,叶世倬展才作序、石珩题引首隶书,并代叶世倬抄录序言。序后各人作诗附后,其中叶世倬一首、岳震川五首、董诏十首,共成一长卷轴。这是安康有记的文人笔会,也是清嘉庆时安康书坛的一次盛会,更是安康书画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笔。真乃是:“记取使君留画本,亦园漫易稿园名”。

清嘉庆年间被录为贡生的钱鹤年,在兴安府汉阴任抚民通判长达十六年之久,1806年,他初来汉阴时因宁陕兵变,社会秩序混乱,是年秋,匪兵临石泉,威逼汉阴,钱鹤年首倡捐资修补内外城墙,深挖城壕,建敌楼四处,以确保城池安全。他在任上十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倡导植桑养蚕。嘉庆十三年,他从湖北带来蚕种,聘请技术人员,并向全县发布《广植蚕桑民谕》。他积极张罗选购良种,引进技术,表彰先进的养蚕户,使汉阴农业经济得以很大发展。

他重视修建学校,培养人才。提倡兴办慈善,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并教育子女不要仗势欺人,胡作非为。在他任职的十六年中,大力兴办义学,为贫困子弟上学创造有利条件。还修建养济院、城隍庙、奎星阁、龙头庙等公共设施。久负盛名的菩萨泉,自宋代县城迁至新店,已被众人熟知,昔日仅一泓清澈见底的泉水,由于天旱之年也不曾干涸,被人们尊为“龙泉”。明代之时遇大旱,人们举火把,舞草龙,放山铳,携香带表,前往龙泉虔诚求雨。碰巧,“祷辄大澍”天降大雨,干枯的农作物得救,民众欢心,故而认为菩萨手握净瓶,滴水人间,解救民困,因而改龙泉为菩萨泉,并修建殿宇,供奉菩萨和龙王。明清以后屡加维修扩建。尤其是嘉庆年间,久旱不雨,草木干枯,饥民遍野,唯独汉阴免受其灾。汉阴厅通判钱鹤年主事后,认为是菩萨护佑,以救汉阴之民,故大兴土木,修建砖木结构,歇山顶、清水脊大殿,在岔脊上雕塑形态生动的人物、走兽塑像,还对主体建筑进行油漆彩绘,使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后又增修门楼、厢房,并请能工巧匠雕刻龙头,使泉水出于龙口,并扩建“桂中明月”“水厅幽林”“万年戏楼以及木雕彩绘牌坊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至今清道光年间重修的大殿、门楼、厢房犹存,古迹尚在,景色不亚当年。此寺院虽历经风雨剥蚀,战火硝烟的创伤,然仍为汉阴一大名胜景观。此外,1815年他还兴建诸葛武侯祠,他亲临现场勘察,修蒿沟拱桥、高粱兰家河石桥、西门外桥、清泥河石条路、汉江铁滩石路等,这一切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嘉庆二十一年他发现城郊一处孤坟暴露,便捐钱两千以资重修安葬,并在西龙岗置义地一块,供贫苦者作安葬之地。钱鹤年在汉阴为官十六年,扶弱济贫、廉洁奉公、治理有方。他的功绩将会流芳千古。

可惜,汉阴稿园在晚清和民国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稿园虽毁,但人们仍敬仰稿园,怀念稿园,它毕竟曾经给文化人提供了一个优雅的创作环境它是这些文人骚客的精神家园,这批书画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集画家、书法家、诗文家于一身,他们创作的大量作品、笔墨之间,寄托了他们高雅的情怀和精美的思致。这些艺术家早已载入史册,而他们殚精竭虑,凝成人类智慧的书画瑰宝,历经战乱洗劫,天灾人祸,能在安康、汉阴流传至今,实属不易。今日,当我们翻捡这段安康书画历史,不少有识之士期望恢复重建稿园,对这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要继承、发掘和弘扬,激励我辈沿着传统艺术的道路精进不懈,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汉阴这块神奇的土地锦上添花。


编辑:李娇

打  印